「來到小琉球,就是要玩水啊!」
這句話幾乎已經成了小琉球的經典名言之一,只要提到來小琉球可以做什麼,
不管是當地民宿老闆、出租機車的業者、賣麻花捲的,更別說帶浮潛或深潛的,大家都會異口同聲這麼跟你說。
享受完陽光沙灘、和珊瑚礁魚群及海龜同游大海完之後,回到浮潛、潛水店或民宿裡,
馬上就可以進到淋浴間,打開水龍頭,來一場舒服的熱水/冷水澡。
但你可曾想過,小琉球的淡水從哪裡來的嗎?
小琉球是板塊運動作用隆起的珊瑚礁島,土壤貧脊、不利植物生長,也無河川和湖泊,
全年降雨量不多、地下水源缺乏,自古以來,在島上生活的小島人常常為缺水所苦。
以小琉球本身的天然條件,根本不應該像如今有源源不絕的淡水可以利用,
為什麼現在的小島,有辦法應付連假或暑假觀光旺季時期,成千上萬的遊客而不缺水也不缺電?
原來,答案就在小琉球的海底。
1980年,解決島上電力不足的海底電纜鋪設完成,從屏東縣林邊鄉經過海底通往小琉球,
島上開始有一天24小時的電力從台灣直接供應,媒油燈和瓦斯燈漸漸從島上消失。
隔一年1981年,一路從牡丹水庫經過台灣海峽連接小琉球的海底水管鋪設完成,
小島人再也不用在井水旁等待挑水,原本用肩膀一肩扛起的挑水重擔,
變成了只要用三根手指頭打開水龍頭就能解決的簡單小事。解決最基本的水電之後,
接著出現快艇縮短了台灣與小琉球之間的交通時間,小琉球發展觀光的味道,越來越有樣子了。
島上遊客隨著交通和民生必需品的便利變得越來越多,用水量暴增,
後來政府又於2004年鋪設了第二條海底水管,讓小琉球的供水更加穩定。
如今,小琉球每年40幾萬人次的遊客,島上生活的人幾乎都靠觀光維生,
一條海底電纜和兩條海底水管,可以說是小島的三條命脈,為小琉球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,
觀光財源源不絕的進來,就跟打開水龍頭就有源源不絕的淡水一樣。
琉球人的上一代和上上一代,還有機會在海中看見滿滿的隆頭鸚哥魚群,
當初海裡面的魚,就跟打開水龍頭流出來的水一樣源源不絕,沒有人認為會用完。
因為漁業,為小琉球帶來了繁榮,也因為過度捕撈,現在水下別說早已經沒有隆頭鸚哥,
就連鸚哥魚都不算多了,我們這一代,只能從老船長的口中,去想像那些曾經擁有的畫面。
漁業沒落,時代進步,生活便利,觀光興起,雖然大多數的人都不再用過量或傷害環境的方式捕魚了,
可是卻一樣換了一種方式在消耗看似用不完的天然資源。
島上不斷建設開發、累積無數的垃圾、家家戶戶排入大海的污水,不曉得小島還有辦法承受多久?
也不曉得我們的下一代、下下一代,小琉球會變成什麼樣子?
當我們使用自然資源使用到理所當然,認為一切都可以取之不竭、用之不盡的時候,
請別忘了「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。前人砍樹,後人遭殃。」
繁榮與便利的背後總是有代價的,而這些代價,將由我們的子子孫孫去承擔。
*圖片為連接牡丹水庫與小琉球的海底水管
*參考資料來源:
琉球鄉公所:http://www.pthg.gov.tw/liuchiu/cp.aspx…
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:http://water.pcc.gov.tw/files/16-1005-1923.php
全文章轉載自:
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 http://www.islanderdivers.com